目前約有3萬多名港澳人在台,隨著近年港人移台人數上升,在台灣已逐漸形成一個小族群,他們對新任總統又有甚麼期望?本台訪談3位不同背景的在台港人,有人重申希望定居審查機制清晰化,但更重要的還是要抗共。有民進黨立委承認,台灣的移民政策有待改善,他同意下屆政府應延續專案援助,討論具體銜接機制。
據台灣內政部數據,至去年10月,仍持有效居留證的港澳人士就有17139名。至於從戶政司數據可見至2022年底,已設戶籍的港澳人士便有13261名。意味目前仍在台的港澳人約有3萬多人。
港人恐藍或白營當選會將台灣送給中國 期望新政府緊決反共
作為台灣社群的一份子,這班港人對今次選舉有甚麼取態,對新一屆政府又有甚麼期望呢?
在台經營餐廳的Andy,雖然無投票權,不過十年前已在台讀書的他經歷過3次台灣大選。由初時不關心台灣政治,直到「反送中」,他開始熱衷台灣選舉,今次更在收銀機旁放置支持賴清德的旗幟。他笑言,在台港人好像比台灣人更緊張今次選舉結果。
Andy說:「真的把台灣當成是自己家,不想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我們留在這裡,不想再離開了。也想知道下屆政府是否民進黨,便能更安心留在這裡。有些朋友會聊,如果是國民黨,走不走好?看他們(候選人)的辯論或新聞,其他兩黨(藍、白)比較親共,我們比較怕大陸政府,他日你會否把台灣送給大陸呢?」

雖然支持民進黨,但8年執政期間,他眼見政府如何收緊港人移民政策,這讓不少港人無所適從。但近半年,他見到情況有改善,不時有客人來店慶祝取得身分證,包括投資和專業移民。他期望來屆政府要堅決反共,並放寬港人移民政策及幫多一些港生。
Andy說:「因為4年時間讀大學,真正喜歡台灣才會留在這,看有甚麼方法可以幫他們容易找到工作,在這生活,成為台灣人。找工作有資本額限制、點評制、營業額限制,很多是小公司建立起來,營業額不足一千萬就未必請到他們。」
港人要求定居審查機制清晰化 延續庇護之路
流亡來台的港青羅子維,在大選前夕環台宣講,呼籲台灣民眾不要相信中國的謊言。他有四點對未來政府的期望,除了要抗中並支持香港民主運動、多溝通消除港人對移民政策的疑慮及清晰國安審查機制、完善生活配套,更重要是延續蔡英文年代推出的專案庇護措施。
羅子維說:「現在這個庇護政策其實未經立法,是一個總統自己的行政命令。如果政黨輪替,甚至即使賴清德主席上任成為總統,如果他決定不延續蔡英文的專案庇護路線,這300個難民何去何從是沒人知道。我們希望他們能安心生活在台灣。」

移台兩年多,首投族朱小姐(化名)認為不論將來港人定居規例寬鬆或嚴謹,最重要還是要「清晰」。但談到投票準則,她還是會以台灣整體長遠利益為先。
朱小姐說:「現在的自由民主體制,一定要繼續維持,甚至要加以改善。或者現在台灣高科技做得好,可如何再加強。」
至於投票給誰,她坦言「藍白合低級鬧劇令人失望」,兩黨似以「口號治國」,相反民進黨政策較仔細會是她支持的原因之一。
執政立委解釋政府難處
即將換屆,常聲援香港民主運動的民進黨立委、不分區候選人洪申翰解釋過去政府的挑戰。他認為移民問題必定會出現互相適應的問題,這並不止發生在台灣社會跟港人。
他解釋:「第一個命題當然是我們要怎樣承接跟照顧這些跟我們價值相同的港人朋友,來到台灣能好好安居,這是一個命題。但同時我們也遇到,大家都知道當中共對香港的政治社會經濟控制愈來愈深的時候,我們要怎樣降低這個中共借由港人來做一些滲透,或者是有某些政治目的,我們同時在兩件事都必須兼顧。」

至於如何兼顧,他認為在風險管理上要做得更精準,例如要建立更完整的資料庫,能將風險馬上辨識出來。與此同時,申請審核進度進一步透明,能減少誤會,清楚告訴大家能否通過。專案援助方面,他認為下屆政府要更具體討論未來銜接機制。
洪申翰強調:「台灣作為自由民主國家,我們應該持續對懷抱民主、有共同信念的港人來照顧,承接或形成新的連帶關係。從台灣角度不管是蔡英文政府或下一屆政府,這些事都應該持續。」
新一屆台灣大選將於本周六(13日)舉行,會選出新一屆總統及立法委員,預計晚上七時許陸續有結果。
記者:淳音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